今年年底,在北京的汽车摇号政策出台十年之际,该项政策又有了新的内容,修修补补不断调整
那么这次的新政新在哪里呢?二零二一年的小客车车牌还是十万辆,其中电动车六万,燃油车只有四万,这也就注定了供求的极端失衡
摇号新政最核心的内容是将资源大幅度向无车家庭进行倾斜
按照摇号新政的官方测算,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中签倍率是个人首次摇号的一百二十六倍,三口之家是个人的五十四倍,夫妻二人七个人的十六倍
这样以家庭为摇号单位,一部分人群会受到规则的眷顾,会获得高积分和高配比
那些老少三代无一辆车可用的家庭,离私家车更近了一步
但是对于一个群体的资源倾斜
肯定会对另外的群体带来伤害
当大部分车牌资源分配给家庭,单身个人就会成为这次新政的牺牲对象,个人想要重签更是难上加难
很多单身人士发出了灵魂拷问,难道我们就不配拥有车了?关于北京的车牌确实是一言难尽
不久前,北京出现了一次天价摩托车拍卖,十一月十二日,一辆起拍价为一万六千三百一十元的二手京A牌照的摩托车,经过一天多的竞拍之后,以三百零三万元落锤
京A摩托车车牌是北京市硕果仅存的可以自由交易的机动车牌照,因此有北京车牌市场价格的风向标之称
短短十年间,市场交易价格从七八千元起步,现在据说市场价已经超过了二十万元
但何至于拍出三百万,还是让人陪
措施
不过此事件的结果也不让人意外,竞拍成功者并未如期支付价款,但三百万的摩托车牌照还是引起了轰动
北京市的汽车牌照有一个合法的拍卖渠道,那就是再排二手车的法拍
很多摇不到号的市民也十分关注,但因为经常几辆车出来就直接被抢拍至最高限价,于是又需要按摇号时间、摇号次数排序,以此来确定谁是最急需用车的
真的是非常魔幻
在是今年十一月,北京警方还抓获了上百名以假结婚过户车牌的嫌犯
根据警方通报,近年来以结婚为手段过户金牌指标的情形持续高发,其中一位女性结婚离婚多达二十八次
这导致北京除了抓人,还准备从明年起,夫妻间过户牌照的婚姻存续
七、必须要超过一年
可对于警方假结婚的定义引起了颇多争议,因为法律规定双方自愿即可结婚
这个甲字从何说起呢?其实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,归根结底是出在了资源的稀缺上
按这两年的车牌数量,燃油车车牌每年只有四万个,按最新的车牌摇号比例,三千多人摇一个号,僧多粥少,让那些急需轿车的人望眼欲穿,导致一些人只能走向地下交易市场的灰色地带
而资源稀缺又是因为北京的交通拥堵,北京的拥堵程度,没有去过北京的人却很难想象的
如果用一句话形容,那就是可以堵到让你怀疑人生
北京虽然轨道交通相比其他国内城市发达,但人多车多
公开资料显示,全球最拥堵的三十个城市中
从内地占了十个,包括北京、天津、广州、成都、上海、石家庄、福州、沈阳、杭州,目前根据全国数据显示,二零一九年内地汽车保有量二点六亿辆,其中保有量在两百万辆以上的城市共有三十个
而北京汽车保有量六百万辆左右,位居全国第一
二零一九年年末,北京常住人口两千一百五十四万人,但根据其生活垃圾吨量和移动电话数量估计,北京和上海一样,实际管控人口应该在三千五百万左右
这么多人和车造成了北京出现了严重的大城市病
地下轨道交通拥挤,地面交通拥堵,上下班高峰时期,地铁上的人几乎只有立锥之地
根据百度地图智慧交通披露的数据显示,北京二零二
今年第三季度通行高峰时期的时速只有二十四点四七公里,也就是说一分钟只能行驶四百多米
在这种背景下,北京已经实行了限购、限行、限外、限号措施,外地车辆来北京需要进京证,室内车辆分单双号限行,购车需要摇号,就连新能源汽车也同样需要摇号
但是这些政策的限制并没有让拥堵有所减缓,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
这也是最近提出准备研究探索征收拥堵费、发郊区牌照的背景
十二月七日,北京市交通委表示,对于拥堵费和郊区牌照等其他政策,建议,市有关部门将结合落实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研究论证
关于拥堵费会怎么收取如何收取,北京交通委并没有说明,但猜测应该是
在特定时间进入拥堵地区就会被收取费用
至于发放郊区牌照,意思就是将整个北京划分市区和郊区,郊区的车牌进入市区会被限行征收拥堵费
虽然还要进一步论证,但既然已经进入了论证阶段,说明最终落地的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
至于郊区牌照,北京也很有可能会效仿上海、天津,以相似的形式出现
拥堵费是否能起作用,目前无法下定论
但我们看看之前的限行政策,反而让私家车的数量快速膨胀
为了应对限行,很多家庭被迫又买了一辆车,这导致路上的车没少停车资源却更加紧张
这就说明很多政策并非治理拥堵的有效手段,而过于依靠行政县令会使地方政府更加懒政
退了
在更高层面根治交通拥堵的动力,最后反而使得交通拥堵形势更趋恶化
而且有人指出,车主在购车和用车过程中已支付了购置税、车船税、燃油费、停车费等高额的费用,其中已包含了城市建设、交通管理的费用,城市拥堵费不应该再让车主买单
所以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,从根本上来看是整个交通体系出了问题
如果要治本,就必须要对整个体系进行深度改革
如果只是通过政策限制,效果不理想不说,还会导致民众的不满
而要真正缓解大城市病,东京都市圈可能是就在国内学习的样本
日本东京都市圈比北京的人口更多,汽车保有量二零一七年的时候就超过了九百万辆
没有限购,也没有限行,但其大成
赤壁相比北京却要好很多
他的方法是以昂贵的停车费、罚单费为辅,同时加强交通管理,打造发达有效的地上地下公共交通体系,形成了一张交通毛细血管网
尤其是地铁、电车、区域快车等组成的轨道交通,提升公共交通使用效率的同时,减少了小汽车使用率
有数据显示,截止到二零一八年,东京都市圈的轨道运营里程达到七千四百零一点七公里
轨道交通占城市整体交通比例的百分之四十八,在公共交通中占比超过百分之九十四
他们出行方便、高效,很多人依靠公共交通体系就可以实现绝大多数出勤要求,激起的换乘也非常方便
虽在高峰时段也非常拥挤,但很多通勤族还是愿意选择乘坐
地铁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道路拥堵的压力
而即使是那些选择开车的人,中心的道路规划和先进智能的红绿灯系统,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道路通畅
即使在最拥堵的时候,东京道路上也能保证缓慢通行,而不会长时间彻底堵死
目前上海、北京的地铁运营里程位列全球第一、第二,但综合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与东京都市圈相差甚远,在效率和便捷度也差强人意
道路规划和红绿灯系统也经常被人诟病
其实不只是上海,北京中国各个城市都在不断发展,如果不及时做好准备,未来这些大城市的病会越来越重
在北京研究探索拥堵费的同时,官方又要求扩大汽车消费,鼓励各地增加号牌指标投放,开展新
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这样的背景下,城市里的车辆会越来越多,拥堵压力在未来会更加严重
国内总是声称以人为本,而很多地方政府如果真的以人为本,那就不会以牺牲民众的权力来治理交通拥堵,而是会努力提升自身的城市治理水平
目前来看,如果要有效解决交通拥堵,一方面要利用智能交通系统提升管理能力,另一方面继续扩大公共交通系统建设,打造更多高效、便捷的轨道交通网络,这样也许才算是真正的治标治本